簡 介:
早期涂料使用桐油等植物油和生漆等天然樹脂,它們幾乎都可以溶于碳氫溶劑中。一個例外是蟲膠,它溶于乙醇。后來引入的如RS型硝基纖維素溶于酯和酮而不溶于醇和碳氫溶劑,卻可溶于酯或酮與碳氫溶劑的混合物。在這種混合溶劑中再加入乙醇,則碳氫溶溶劑的含量可更高。因此,酮被稱為硝基纖維素的真溶劑,碳氫溶劑稱為稀釋劑,醇稱為潛溶劑。硝基纖維素用的混合溶劑至少要有兩種酯或酮、兩種碳氫溶劑和一種醇。為了以最低成本控制整個干燥過程的干燥速度和溶解性,可實際采用多達10種以上的溶劑。
在各種不同條件下要控制干燥速度,就需用混合溶劑,使用的混合溶劑就必須在整個揮發過程中保持對聚合物的溶解性。如果最慢揮發的是碳氫溶劑,溶劑揮發到最后剩余的主要是碳氫溶劑,硝基纖維素就會析出,造成涂膜外觀不均勻,物理性能變差。因此,涂料中高聚物的溶解是影響涂料性能與涂料施工的重要因素。
溶解度參數:
非極性或弱極性的化合物溶解于非極性或弱極性的溶劑,極性化合物溶解于極性溶劑。這是“相似者相溶”的經驗規律,在涂料中很有用。在涂料中,烴類溶劑是烴類聚合物的溶劑,含氧溶劑(酮類和酯類)是含氧樹脂(纖維素、聚乙酸乙烯酯)的溶劑。溶解度參數(δ)是比“相似者相溶”更精確化的規律,溶解度參數相似者相溶。
溶解度參數又可與內聚能相聯系,內聚能表示液體的溶劑和固體的高分子間的吸引力。內聚能是由分子的結構來決定的。溶解度參數按下式計算:δ = (△E/V)1/2!鱁為摩爾蒸發能;V為摩爾體積;δ可從汽化熱求得,也可從表面張力數據及化學結構、溶劑間的比較匹配的方法求得。
溶解度參數δ有以下作用:如果組分的溶解度參數之間相差太大,就不能混合均勻。涂料中要求形成均相組分的溶解度參數δ應該相近或相同。根據這個原則就可以:配制混合溶劑;判斷配制漆料用的幾種樹脂相互之間能否互溶,因為樹脂之間的互溶性直接影響涂膜的透明度、光澤等性能;判斷樹脂能否在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溶解;判斷增塑劑在涂料中能否互相溶解;制造塑料用涂料時,要求溶劑不能溶解作為底材的塑料,要使涂料溶劑的溶解度參數與塑料的溶解度參數相差近可能大。
應用溶解度參數預測的準確性只有50 %,高分子在溶劑中溶解,除溶解度參數外,還需要考慮氫鍵和溶劑化作用。根據氫鍵的強弱可把溶劑分為三類:
第一類:弱氫鍵溶劑(烴類、氯化烷烴、硝基化烷烴),氫鍵力平均值為0.3;
第二類:中氫鍵溶劑(酮類、酯類、醚類、醇醚類),氫鍵力平均值為1.0;
第三類:強氫鍵溶劑(醇、水),氫鍵力平均值為1.7。
把氫鍵的大小標在溶解度參數δ上,強氫鍵溶劑的溶解度參數為δs,中氫鍵溶劑的溶解度參數為δm,弱氫鍵溶劑的溶解度參數為δp。
選擇溶劑時要求樹脂和溶劑的氫鍵力處于同一等級內,數值相同或相近。這樣就可以把預測的準確程度提高到95 %。
涂料中使用的溶劑大多為混合溶劑,它的溶解度參數δ可以近似用下式表示:δ = φ1δ1 + φ2δ2 + φ3δ3 + …式中:φ——混合溶劑中,某組成溶劑的體積分數。
涂裝應用的溶解力測試方法:
溶解度參數從理論上預測溶劑對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發達國家已經采用計算機應用有關數據庫,根據溶解度參數的有關理論來選擇溶劑,以配合試驗工作,減少試驗工作量。
涂裝工業上應用的溶解能力測試方法有貝殼松脂-丁醇值(KB值)法、苯胺點法、混合苯胺點法、溶劑指數法、稀釋值法等。它們表示的是溶液的實際黏度,是溶劑溶解力、溶劑自身黏度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KB值法是測量烴類溶劑溶解力最常用的方法。按照貝殼松脂和丁醇1︰5的質量比例配制標準溶液,在25 ℃±2 ℃的下,取20 g標準溶液用烴類溶劑測定至出現渾濁,所需烴類溶劑的體積(mL)就是該溶劑的KB值。KB值越大,表示溶解能力越強。芳香烴的KB值比脂肪烴的大,溶解能力強。
苯胺點法是測定脂肪烴溶劑的溶解力。取相同體積的苯胺和溶劑混合,能夠得到清澈溶液的最低溫度稱為苯胺點、此值越低,溶劑的溶解能力越強。混合苯胺點法是用來測定芳香烴溶劑的溶解力的,使用的是待測溶劑5 mL、正庚烷5 mL和苯胺10 mL,其它的與苯胺點相同。
溶劑指數法是在等量條件下,用標準溶液調稀涂料的黏度與待測溶劑調稀涂料的黏度的比值。該比值越大,待測溶劑的溶解力越強。
稀釋值法是用不同的溶劑稀釋同量涂料到同一施工黏度所消耗溶劑量的比值,該法又稱為定黏度法。消耗溶劑越多,表示該溶劑的溶解力越差。
溶劑指數法和稀釋值法是用樹脂溶液的黏度來定義的,而高分子樹脂溶液的黏度取決于溶劑對高分子的溶解力和溶劑自身黏度。溶劑的溶解力越強,所形成溶解力越強,所形成的樹脂溶液的黏度就越低。溶劑的自身黏度越高,樹脂溶液的黏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