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說,也許這的確是對區域性商業形態的擾亂,但現實來看,大賣場確實就是一個狂吸金的地方,人流、重復購買率、客單價,無一不是強大的誘惑,在市場,大賣場渠道的銷售能力大概是傳統渠道的20倍以上。大型賣場的優勢,不僅僅在大上,更因為它強。為什么強?強在品牌上。
首先,強在大賣場的品牌。大型連鎖賣場,無一不在消費者心中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大賣場形成品牌效應,也形成了消費者對大品牌賣場的產品的信任感。這也是為什么大賣場在其空間內可以去售賣自有品牌甚至無品牌產品的原因。大樹底下好乘涼,在大賣場這樣的自選購物環境內,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購物行為無意識地趨向于放松,隨機購買性增強,品牌忠誠度下降,中小品牌的購買可能加強。
其次,強在大賣場內銷售的品牌。在快消品領域,只要能進駐大賣場的國際品牌,基本都進駐了。對于中小品牌來說,這是一個“傍大款”的機會。我們在需要判斷一個品牌檔次時,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看看你的鄰居是誰,你就是誰。與一些比你強大的競爭對手為鄰,這是一個+V的行為。一個品牌如能進駐大賣場,也自然能被其他渠道所接受,在品牌需要對其他渠道進行推廣時,這是一份請柬、一塊敲門磚、一張身份證。
升級
誠然,中小品牌在進入大賣場時,確實需要投入不菲的代價,進場費、條碼費、促銷費、推廣費……也的確有很多品牌進駐大賣場后入不敷出,但這不應該是我們后退的理由。
命短的企業大多是短線的戰術性企業,賺一票就跑賺不到拉倒;而基業長青的企業,則大多是長線的戰略性企業,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所有的營銷行為都為建立一個傳奇品牌所做。所謂的小品牌,也只是暫時的體量小影響小,若是只為眼前利益,則永無出頭之日。
拿進駐大賣場來說,不能簡單地把進店費用和后續費用單拿出來說事,而應把其視為正常的終端資源投入費用,用長遠的眼光去審視它。大賣場是有其絕對的價值所在的,能與大賣場進行合作不僅意味著中小品牌的物流分銷成本大大減少,有了直面消費者的導購促銷機會,更重要的是,搶占到了空間,搶占到了已逐漸成為稀缺資源的大賣場的空間,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大賣場號稱“大”賣場,可以容納更多的品類品牌,但終究是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早醒三天,快活三年,今天的吃苦,也許意味著明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