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涂料網訊:每個涂料企業都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脾氣”,管理者如果能夠因人而異地安排工作,利用好“脾氣”,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給涂料企業帶來好處。也正是因為每個人不同的“脾氣”,也就是性格或者人格,在工作上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性格的差異導致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致,小摩擦在所難免,控制得不好,則會產生沖突。
性格差異怎么會釀成沖突呢?
哪些“脾氣”容易引起沖突?
如何管理“脾氣”不同的人?
管理者們都應該思考這三個問題。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不管是人事任免,還是規章制定,這三個問題都貫穿始終,怎么都避不開。盡管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在具體的公司日常管理中,管理者依然會存在誤區和盲區,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產生較為片面的理解,而對另一些事物則完全置若罔聞,可以說,因為性格差異導致的沖突不光是橫向的,即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更有一大部分是縱向的,即主管與員工之間的。
橫向的沖突產生原因較為簡單,性格差異太大或者干脆相反的員工之間很容易出現沖突。比如,有的人天生樂觀豪邁,有的人則謹小慎微,對同一個方案,一個覺得大有可為,另一個覺得風險太大,最終積極的人與消極的人形成對抗的局面,沖突簡直有些不可調解。
管理者基本對橫向的沖突有一定的處理手段,卻常常忽略了縱向的沖突。身居高位的管理者對員工了解畢竟有限,一旦要做關乎到全體員工的決定的時候,沒有足夠的信息,只能想當然地認為員工跟他們應該有相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喜歡加班的領導者就理所當然地認定員工也喜歡加班,外向的領導者就會覺得員工也會享受公司舞會,追求利潤的領導者就會相信獎金是激勵員工最好的手段……他們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了員工,后者顯然只能遷就,長此以往,員工和主管之間就會因為不對“脾氣”出現沖突。
古語有云:道不同,不相與謀。這里的“道”雖然不盡然是人的“脾氣”,但是我們可以看出,“脾氣”的不同確實讓人難以協同合作,因此,了解什么樣的“脾氣”容易引發沖突顯然是當務之急。
在多年培訓的過程中,我和無數形色各異的學員打過交道,也同許多管理者溝通過關于員工性格差異引起沖突的問題,發現兩種員工經常陷于各種沖突之中。
第一種是固執型。固執型的人非常難以溝通與合作,不管別人把道理說得多么透徹,給出的事實多么令人信服,他們始終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并且在爭論的時候強詞奪理,有無賴的感覺。但是只要出了問題,最先指責別人的也是他們,他們依然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不夠配合,不夠努力,才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把失敗的責任推諉得一干二凈,一點反思的意思都沒有。越是固執,他們的控制欲越強。杭州有一家餐飲公司曾經準備推出一個全新的高檔私房菜品牌,從外面請了一個在行業做過好幾個成功項目的資深策劃人來主導整個項目,但一個月后,因為合作非常不愉快,只好又請策劃人離開。這個策劃人就是太固執,他的風格比較固定,但是這家杭州公司希望新品牌能和自己公司一貫的理念能夠有所傳承,結果策劃人執意將自己的風格帶進來,成了他自己的“作品”。由于他之前做的幾個項目還算成功,更是讓他十分偏執,反復強調自己的風格是不能改變的,而且絕對是行業中領先的,幾乎推翻了委托方原有的草案,造成合作破裂。
第二種是自負型。過于自信就是自負,這類人簡直無所不能。只要是公司的事情,企劃案、預算等等都能做,好像公司只要他一個人就夠了,對自我價值感有相當程度的夸大,認為自己是完美的,缺乏對他人的信任,因為在他們內心,別人做得肯定沒有自己好,不過他們從不埋怨別人,原因則是他們相信別人都很普通,跟自己的確比不了。俗話說:沒有那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自負型的人就是沒有金剛鉆,但專門攬瓷器活?雌饋磉@種員工是積極勤奮的,可到了考驗能力的關鍵時刻,他們又無能為力,以失敗告終。他們的熱情與自信成了延誤公司事務的罪魁禍首,甚至可能讓許多人的辛勞工作白費,沖突必然爆發。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說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長,用人不在于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對于有不同脾氣的人,管理者只要運用和引導得當,哪怕是上文提到過的固執型和自負型的人都能夠避免破壞性沖突。
培訓的時候講到對不同類型的人的管理,我都會講一個民間流傳很廣的故事。從前有個大財主王老爺,家財萬貫,有一位性子很烈的妻子,還有兩個視為掌上明珠的孩子。對于已經富可敵國的家底,夫婦兩人還是不滿意,家里開銷太大。家里的傭人倒是多,做事太慢,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照料他們孩子的保姆,缺乏耐心,也不夠溫柔。這位夫人整天愁眉苦臉,就想著怎么樣少花錢多辦事,把這些個問題解決了。終于她想出了個辦法,找個愛占便宜的人管賬,一個急性子的人幫忙干家務,一個慢性子的人照顧孩子。別說,他們還真找到了:一個連燒餅上的芝麻都舍不得的人、一個別人家著火激動得好像自己家著火的人和一個自己家著火也要把棋看完的人。這三個人絕對是社會中的奇葩,但這夫婦倆把他們安排到了適合他們的崗位,利用他們的“脾氣”,把三項差事干得很好。
雖然這只是個民間故事,里面蘊含的方法則值得每一個管理者學習。是“好好先生”,就多與他溝通,了解整個公司員工的狀態;是“老黃牛”,就多鼓勵;是“開拓者”,就委以重任;是“偏執狂”,就糾正理念;是“自大狂”,就虛位以待……
總之,每個個體都有他的“脾氣”,固然會導致沖突,但管理者加以利用,也能有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