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的通知》,《通知》稱為促進節能環保,經國務院批準,自2015年2月1日起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通知》規定,將電池、涂料列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征收,適用稅率均為4%。此外,對施工狀態下揮發性有機物(VOC)含量低于420克/升(含)的涂料免征消費稅。
針對此次政策調整,預計很多涂料企業將反應強烈,焦點無非是如何應對稅收政策調整帶來的成本的變化。
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而作為新一輪稅收體制改革“排頭兵”的新消費稅的出臺,無疑告訴我們,涂料企業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環境。
消費稅新政的政策取向
在國際上,消費稅相比其他稅種,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稅收收入的比重中持續下降。直到1970年代后期,環境和生態保護意識在西方國家開始盛行,人們才發現消費稅在其中的獨特作用,西方各國的消費稅課征范圍又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
此番我國涂料消費稅征收政策的出臺,折射出的是類似的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經濟取向。
消費稅在選擇課稅對象時主要基于兩種精神:一是“寓禁于征”,如對油性漆等對環境有較大負面影響(如污染),或是技術落后、浪費資源等商品的課征。而長期以來,資源浪費型產業在我國一直沒有為自己生產帶來的負面效應“埋單”;二是“向富人征稅”,如對一些奢侈品和高檔消費品的課征。
據了解,2009年5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公布了《“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09年)》,VOC含量超75%的硝基纖維素涂料、熱塑性丙烯酸涂料、氯化樹脂涂料等38種涂料產品被列入“雙高”的黑名單。而在《“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0年修訂版)》中,共有環烷酸鉛、甲醛樹脂交聯涂料等42種涂料產品被列入“黑名單”,硝基涂料等油性木器涂料將被限制發展。
事實上,中國涂料工業協會2010年曾就溶劑型木器涂料中的硝基類溶劑型木器涂料征收消費稅提出了建議,并準備上報至國家相關部門以使水性木器涂料產業發展獲得政策上的實質性支持。
有業界人士表示,硝基類溶劑性木器涂料中的有機溶劑占比在720g/升之上,而且有機溶劑在噴涂過程中全部釋放到大氣之中,大量耗費石油資源,目前消費稅暫行條例中隊溶劑油只征收0.2元/升的消費稅,對硝基類溶劑型木器涂料的價格達不到影響的效果,所以,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建議對硝基類溶劑型木器涂料征收消費稅,考慮到市場與現有企業的接受程度,可分三個階段進行征收,如2011年到2014年按照5%征收,2014年到2017年按10%征收,2017年到2020年按15%征收。
北京勵諾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力認為,適度地、逐步推進硝基類溶劑型木器涂料消費稅征收,既可以節約寶貴的石油資源,又可以促進木器涂料行業的結構調整,以水性木器涂料逐步代替傳統溶劑型木器涂料,增大水性木器涂料的市場份額。
涂界企業市場研究部認為,這次國家對涂料征收消費稅,表明了中央政府通過稅收手段,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為的考慮,同時也表明了以稅收手段促進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決心。與此同時,新政的出臺也將會加快推進我國水性漆產業的發展進程。
“根據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變化,對消費稅稅率和征稅范圍進行有增有減的調整,引導有關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充分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功能,無疑是建立宏觀調控的長效機制的治國思路的具體體現。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調節收入再分配,都是國家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預計,涂料消費稅實施后,將會有不少涂料企業發出一片“叫苦聲”,但在環保與節能的宏觀主題下,此次涂料消費稅征收還只是一次階段性調整,可能以后還將會針對涂料出臺各種相關政策。而涂料行業企業也將面臨消費稅的極大考量。
稅收將對產業結構調整起到激勵作用
眾所周知,影響產業結構的主要因素是資本的投入、勞動力的供給和技術進步,這三者的變化都會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動,但是稅收作為一只無形的手也時刻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變化。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社會經濟目標,按預定的標準進行的非懲罰行的、強制的從私人部門向公有部門的資源轉移。在稅收產生以后的相當長時間里,稅收的主要功能是側重于為國家財經籌集收入,但隨著商品經濟和國家職能的擴展,稅收越來越充分顯示出作為國家干預或調節經濟活動的角色。特別是進入現代化的社會大生產后,稅收調節經濟的功能能日益強化,成為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經濟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稅收利用它的稅收效應對產業結構起到調節作用。
有鑒于此,世界各國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都毫無例外地把稅收政策的制定與調整,視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力手段。其中美國就是如此。2009年,美國推出了涂料消費稅,就引起了五大涂料品牌巨頭的強烈不滿。
美國涂料消費稅推出,愛荷華州首當其沖。由愛荷華州選議員代表福特,布魯斯亨特和珍妮彼得森在3月5日提議了立法,建立一個涂料油漆消費稅,包括原材料和特種涂料。該法案已通過參重兩院表決,并提交至眾議院籌款委員會。
與以往只在上游石化原料類征稅不同的是,本次提案對準了涂料油漆成品,涂料消費稅提案-美國眾議院588號文件將對每單位涂料實行征稅,并首先施行在愛荷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也將隨后開征并逐步在全美推廣,該稅并不適用于廢液,封口或自噴漆,將用于資助兒童鉛中毒預防計劃基金。
總部設在愛荷華州的鉆石油漆公司,也是最大的市場占有在愛荷華州,“在如此脆弱的經濟環境下對我們征稅,實在是難以令人接受,涂料油漆并不屬于奢侈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德魯沃格爾說,鉆石漆公司擬聯合PPG、宣威威廉姆斯、威士伯、杜邦等五家美國最大的涂料公司向國會提交陳述。據報道,當時已取得55個美國涂料與油漆協會NPCA會員聯名支持,涂料消費稅征收法案的通過在整個美國涂料工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對于我國涂料產業結構而言,當前仍不夠合理,低技術含量產品過多,高技術含量產品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或被外資涂料企業掌控,仍需進一步“糾偏”。
當前,我國涂料產業結構調整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向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的方向升級,以促進產業發展。而“國家出臺的涂料消費稅征收政策,將會有力地推動費涂料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業內人士表示,比如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高技術產品的開發力度;此外,改變產品銷售結構,增加水性漆的比例。
涂界企業市場研究部認為,針對涂料征收消費稅,雖然會增大涂料企業的成本壓力,但也會使得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采取優化升級技術來規避政策的負面影響。使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高耗能、高污染向綠色環保轉變。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線是以結構調整為主,而作為經濟結構重要部分的產業結構,也必然要做出重大的調整,即政府將逐步按照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來指導產業發展方向,規劃產業發展目標,調節各產業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結構變化,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市場經濟體制的成功建立。實踐證明,稅收政策對包括涂料在內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作用十分重要。
不過,有專家表示,目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稅收政策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應有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其在政策取向、政策組合、政策手段運用等方面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政策作用和政策潛力也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因此,“涂料消費稅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單純依靠一項消費稅政策就想達到加快水性漆的發展進程,推動涂料產業發展,顯然是行不通的,還必要要配合其他產業政策的綜合實施,才能有效促進涂料產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涂界研究部認為。
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成最佳路徑
就對產業經濟的影響而言,此次涂料消費稅改革對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更為深遠。
稅收主要通過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來發揮作用。消費稅的征收會提高商品售價,人們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自然會減少消費量,這就是收入效應;同時,還有很多消費者或者企業選擇沒有征收消費稅的同類商品來替代被征稅的商品,這就是替代效應。對涂料征稅,將會使人們更多地選擇墻紙、免漆板和其他替代材料來裝飾家庭,或選擇更為先進的材料來涂裝物品。
由于環保主義的盛行,涂料等產品的替代材料在市場上層出不窮;據報道,德國一位科技人員近日開發了一種新型手機材料,可以替代手機涂料,不僅能夠實現了防水功能,而且質感毫不遜色于涂料涂裝后的效果。此外,一些其他的新材料也在逐步替代涂料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對涂料征收消費稅,短期內的確會影響到涂料企業的成本和銷量,但是,涂料企業同樣可以通過對涂料的技術改進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研發更環保、更高性能的水性漆產品來提高市場競爭力。事實上,我們看到,水性漆技術已經逐步走向成熟了。
而加快對水性漆的研究和產業化,將會極大降低對石油產品等傳統能源的依賴,不但規避消費稅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也保護了環境。因水性漆綠色環保,安全節能,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品,可以通過免稅來降低其價格,鼓勵人們購買使用。
可見,在上述的宏觀背景下,不管利益受到影響的涂料企業怎樣怨怨艾艾,試圖用各種或明或暗的方法與政府討價還價都是不明智的,讓自己的企業盡快進行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才是應對此次稅改最佳的路徑。
通過技術進步,不僅能規避消費稅帶來的成本提升,還能搶占行業的技術制高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很多涂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注意節能和環保,不重視技術創新,只能蝸居在世界產業鏈條的最低端,有點風吹草動往往就會倒下一大片。
“這對涂料企業不利,對國家產業發展同樣不利。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因素也是重要的一環。”涂界企業市場研究部認為,雖然消費稅作為輔助稅種,此次稅費改革的效力有限,但卻清晰地傳達出國家產業政策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信號。從這個角度看,消費稅調整的一小步,卻是促進涂料產業技術進步的一大步。
征收涂料消費稅將導致上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上升,也將引發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再分配;與此同時,也將迫使產業企業進行創新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