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就是在某一區域和領域只擁有銷售或服務的單位或個人,經銷商是新型涂料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團隊建設歷來是涂料企業最為關注的一件事。因為銷售是一個企業的命脈,涉及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打造一支信譽度好、忠誠度高、能與公司“同心同德”、“生死與共”的經銷商團隊,是各個新型涂料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那么,在這個“客戶就是上帝”口號呼聲日高的年代,如何去打造戰略“雙贏”的廠商合作伙伴新關系呢?
探索一:門當戶對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忠告:經銷商是“選”出來的,不是“揀”出來的。
選擇經銷商如同一個人“談婚論嫁”,關乎“終身大事”,所以,須慎之又慎,那么,如何選擇涂料經銷商,選擇什么樣的涂料經銷商才是最好的呢?筆者認為,涂料經銷商的選擇應根據“出身門第”,講究“門當戶對”,不要盲目“攀高”或“就低”。俗話說的好,廠大欺客,客大欺廠,但條件相當時,便會省去很多麻煩。涂料經銷商是“選”出來的,而不是隨便從市場上“揀”出來的。
案例:筆者的一個朋友曾在一家中型方便面廠做業務,在山東臨沂市場找了當地最大的客戶來代理此品牌產品,此客戶前期果然“不負眾望”,第一個月賣了30多萬,第二個月賣了40多萬,平均兩天一車貨。就在廠家慶幸找到了“金龜婿”時,經銷商卻在第三個月“杳無音訊”、沒有一點動靜,打電話給經銷商,經銷商說此品牌價格太高,在當地市場無法參與競爭,沒法再做下去了,征求經銷商的意見及應對措施,回復說,每件面必須便宜一元錢才能做。最后,廠家為了保住此市場,“賠錢賺吆喝”,不但每件面下調一元錢,而且庫存的近30萬也給了相應的補貼,至此,經銷商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后來,廠家經過調查才明白,經銷商不是該產品不好賣、不賺錢,而是經銷商為了套公司的“政策”,做出“進貨猛”、“銷量大”的假象,其實,雖說兩個月做了70多萬銷量,但其中的30萬卻是庫存。再后來,由于營銷人員無法控制該經銷商,這樣的事情一再“變本加厲”,最后,廠家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了該市場。
經銷商的選擇應根據廠家的具體情況而“量身定做”,不應“攀大”或“就小”,合適的才是最好的。選擇了“中意”的經銷商,會為以后的市場操作及長久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銷量而利令智昏,置“終身”于不顧,以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
探索二: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愛“拼”才會贏
忠告:經銷商是“做”出來的,不是“靠”出來的。
涂料經銷商選好了,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市場要想“長治久安”,長期發展,獲得銷量和品牌的提升,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即認認真真的運做市場。真正的好市場不是“靠”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案例:A君是某食品公司的營銷主管,在成功地開發了某市場后,銷售量及個人收入均大幅提升,于是,便沾沾自喜,不再努力“操持”市場,每個月即便到經銷商那里也是“蜻蜓點水”,或催促發貨,或“飛來飛去”,成為了市場上的“草上飛”。這種等“靠”市場自然發貨的好景不長,業績便每況愈下,不得已,廠家“揮淚斬馬謖”,撤換了A主管,改由悟性很高的小B來運做市場。小B到市場上后,對當地的經銷商進行了詳細的摸排,并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口味、喜好、偏愛等,“該出手時就出手”,制作了一套涵蓋產品、價格、通路、促銷、服務等內容的切合實際的營銷方案,并“身先士卒”,協同經銷商,精耕細作,大力拓展新市場,很快,產品的占有率及銷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產品的拉力和回復力很快得到了體現,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小B也獲得了各級經銷商的廣泛好評和信任,時隔不久,就得到了公司的提升,成為了區域經理。
同一個市場為何有兩種不同的結局,原因就在于A君是“靠”市場,是一種消極行為,而小B是“做”市場,是一種主動行為。世間無難事,愛“拼”才會贏,經銷商不是“靠”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