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編者按:
編者按:
很長時間,我都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涂料企業越做越大,反而這家涂企的老板的精神狀態卻越來越差?一方面,企業在高速發展,另一方面,老總精氣神卻每況愈下,并且常常感到心力交瘁,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身為老板卻如此的受累。
直到有一次我在廣州參加了一個培訓導師的企業管理知識講座,并談到了“老板解放,企業重生”這個話題,我才恍然大悟,我才真切的感受到,原來我們的涂料企業老板,企業壯大了自己卻絲毫沒有“解放”自己,還是做了幾乎所有的工作,也是全公司忙的團團轉的人。
確實,作為一家企業老總,事事親力親為也是情有可原,但企業規模壯大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每一件小事都要老總來操勞,否則,只能培養低能的下屬,因此,老總要懂得放權,要學會領導的藝術,需要解放自己,才能悠然自得的開公司,辦實業。
有研究認為,中外公司之所以在市場競爭力上差距甚大,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水平的差異。所以,研究公司治理機制現實意義重大。在探討企業機制問題前,請大家思考以下5個問題:
1.你的員工能否為了企業利益而犧牲自身利益嗎?
2.為什么老板越做越累,而員工卻越來越閑?
3.團隊成員盡管存在分歧,但在工作中他們能否求同存異并協同作戰嗎?
4.為什么員工的執行力總是貫徹不到位,而且經常找借口?
5.為什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培養的優秀員工說走就走……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回答以上問題,結果一定大相庭徑。那么,怎樣的回答方為正確的呢?這里讓我們先看看中國企業的典范——“巨人”史玉柱堪稱一絕、有口皆碑的治理機制實踐吧!
史玉柱,這位出身于技術而又近乎偏執的“獨裁者”,何以在“巨人”倒下之時,被譽為4個火槍手的陳國、費擁軍、劉偉和程晨始終不離不棄?而且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連工資都沒的領,卻追隨他蟄伏了數年后而東山再起?從最早的計算機產品到無法躲避那遮天蔽日、到處充斥的“今年過節不送禮呀,送禮就送腦白金”,再到現在的網游,幾乎是同一幫人馬在策劃運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批人日久天長地聚集在他身邊?
筆者以為,盡管史玉柱的經營秘笈不脛而走,提供國內很多企業獲益匪淺的經驗。但筆者覺得史君的成功法寶就是企業的治理機制的經典運用,從而成就了“巨人”。而且筆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解放老板、去家族化、激活團隊”之機制的精髓,故借此和諸位企業老板共同分享。
如何解釋“萬能老板,低能下屬”?
“事必躬親,老板之大忌”。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企業剛剛起步,老板為了節約成本,很多事情都親自去做,一人多能,一人多職,即使公司慢慢發展壯大,不再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卻還是習慣于事必躬親,覺得誰做事都不放心。在事業起步初期可以這樣,但是如果企業老板一直都事事親力親為,那樣企業就很難做大,也不易做強。
《三國演義》中,當諸葛亮與司馬懿對陣九丈原的時候,司馬懿向蜀軍使者詢問諸葛亮的近況。使者說:“軍中凡杖30以上者,都由丞相決斷,而所食甚少。”司馬懿由此感慨:食少而事繁,諸葛亮不可長久矣!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星落五丈原。
而今許多企業也出現了和諸葛亮同樣的情況,公司內無論大事小情,都必須要經過老板這一關,“老板不發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例如公司人事招聘需要老板親鑒、10元的費用沒得老板簽子報銷不了。甚至連辦公室衛生,低值易耗品都要老板點頭。更為甚者,老板若是幾天外出,公司的運營幾乎停擺。這樣一來,企業構架中的各層組織形便如空殼,各種職位基本是擺設。老板一人說了算的機制,無疑給了下屬投機取巧的“理由”。因為你老板親力親為,事必躬親,下屬也只好無奈的“大樹底下好乘涼”,更談不上創新創造、盡心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