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隨著國有企業社會職能的剝離,職業病防治、應急醫療救援等職能更多地轉移到社會醫療機構中,化工行業專業的醫療應急救援缺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園區實現更專業、科學地職業醫療救護?為此,9月7日,記者采訪了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化工職業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壽勇明。
“化工園區職業衛生應急救援在國內是一個新鮮事物,但其實它在國外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了。”壽勇明告訴記者,“它不僅能擔負起園區在突發事故時的專業醫療救援,還能承擔園區日常的職業衛生工作指導和技術服務,協助政府履行職業衛生管理。所以,在國外它已經成了大型企業和園區的標配,是化工園區和企業切實的‘醫療管家’。”
化工行業涉及有毒有害化學物品種類繁多,工藝復雜,是急性職業中毒、化學性灼傷等職業危害事件高發行業。同時,化工企業聚集在化工園區,一旦發生事故,需要及時、科學、專業的職業醫療救援和診治。
據介紹,化工園區職業衛生應急救援是一個以化學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職業衛生和應急醫療保障為其特色和重點的專業醫療應急機構。職業衛生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對職業危害事故受害從業人員進行及時、科學地救治,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生命和健康,迅速控制受害人員波及范圍和事態發展,并防止現場應急處置人員受到健康危害。
“在化工應急救援中,由于工作現場環境復雜,并涉及化學毒物現場偵檢、現場救援人員防護、事故人員現場應急救援處置、患者救治與轉送等多方面工作,因此對應急反應機構、人員及設備都有較高的要求,必須要專業應急醫療機構完成。”壽勇明表示。
那么,當前全國化工園區職業衛生應急救援現狀如何呢?
“很遺憾,由于國內起步較晚,全國規模以上化工區,除了上;瘜W工業區有醫療(急救)中心這個專業的機構外,沒有一個園區有。他們設置了應急響應中心,消防救援機構,唯獨沒有設置醫療救援機構,而國際上做法是消防、醫療救援機構同步設立。”壽勇明說,有些園區認為職業衛生應急救援依托周邊社會醫療機構就可以了,但他們沒有認識到化學救援應急響應的重要性和專業性,這是一般醫療機構、綜合性醫療機構做不了的。
“在化工事故中,我們講究一個十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但如果依托周邊社會醫院,這個黃金時間很難發揮作用。但當前,甚至連國家層面在設立國家級化學應急救援基地時也只考慮消防,沒有醫療應急救援隊伍,也就是講只重視滅火不重視救人,這是國外同行不能理解的,也是我們亟待改進的。”壽勇明說。
壽勇明認為,當前國內諸多化工園區或企業對醫療應急救援的認識不足,因而也對相應機構的設置重視不夠,普及化工園區職業衛生應急救援十分必要和重要。
“現在都提倡大健康,對園區和企業也提出了高要求,因為化工行業從事高危高毒化學品生產,化學事件的應急救援、職業衛生及職業健康監護尤為重要,是園區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早期做好預防,發生事故有針對性專一性搶救,保證了園區企業員工的健康安全,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壽勇明說。
那么,化工園區建立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體系需要多少投入呢?在經濟方面是否具備可行性?它是否是一個奢侈品?
壽勇明表示,可以根據每個園區的發展情況、企業數量等量身定制化工園區職業衛生應急救援機構。比如上;^的醫療(急救)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最初僅12人、起步資金不到300萬元。而現在,該中心已經擴展成建筑面積12500m2、人員150多人的專業醫療應急救援中心,同時上;^還建成了中心樓頂直升機停機坪,救援范圍可以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
“現在,上;^醫療(急救)中心已經實現了自負盈虧。一部分收入來自政府購買服務,為園區提供基本的應急救援和職業病防治服務,另一部分收入則是來自為企業提供培訓、應急救援演練、職業健康管理、派駐企業醫療站點等服務,實現醫療(急救)中心的自行運轉。目前上;^內的企業購買應急醫療服務已經占到中心收入的55%,中心運營成本壓力完全化解,園區沒有負擔,企業也能享受到更專業、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壽勇明介紹道。
壽勇明建議,對于化工園區來說,醫療應急保障機構的設置,不要大而全,而要小而專,隨著園區發展而發展。
“醫療應急保障機構是園區安全保障系統的重要環節,它是必須的,不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們協會正在制訂相關標準,推動醫療應急救援機構進入園區。”壽勇明表示。
據了解,標準將對化工園區設置醫療應急保障機構和人員配置提出要求及規模,按照有毒有害程度提出分級分類有針對性的醫療應急保障標準。為此,協會將開展調研,聽取各園區及企業意見,參考國內外成功經驗,組織專家制訂符合國內實際情況的具有世界先進理念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