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涂料網訊:
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的兩會“必答題”。
“我今年第五次做新聞發布會了,外媒第一個估計就是問軍費,國內媒體我的必答題現在就是環境。媒體是年年關注,我們是年年回應,大家也是年年努力,確實治理霧霾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長期挑戰。”3月4日,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傅瑩在回答中外記者市如是說。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表示,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
2017年,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在環保方面釋放的最強烈信號,就是要鐵腕治污,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
此外,報告中還提出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對偷排、造假的,必須嚴厲打擊;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肅追究;對空氣質量惡化、應對不力的,必須嚴格問責”等,這些措施中很多都針對地方政府,體現了督企更要督政的新思路。
他注意到,2017年要實施的環境治理措施之一,是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后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
“24小時在線監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借此克服地方政府對于環境執法的干預。環境執法之所以長期難以落實,就是因為重點企業是地方保護的對象,環保部門受制于此,很難嚴格地執法。”馬軍表示,24小時在線監控與到期不達標依法關停連在一起,就要比以前光是罰款的手段嚴厲多了,使得企業的違法成本一下子提高了。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曾經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的環境問題沒有解決,核心問題還是工業污染沒有控制住,因此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牛鼻子”還是要控制工業污染源的排放。
馬軍建議,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還應該輔助以一個措施,就是監控信息實時公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其實有這個要求,但目前只有北京這樣做,天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其他省市則都沒有做到。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對其排放的工業廢氣和本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名錄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其中,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監測的具體辦法和重點排污單位的條件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
“如果沒有24小時在線監控,就會出現扯皮的情況,到底這家企業達標還是超標?說不清楚。很多時候在地方的壓力之下就不了了之了,使得后面的關停措施也執行不了。”馬軍說,“如果能夠實現監控信息實時公開,全社會都可以看到,環保執法就真正‘長牙’了。”
他表示,2013年,環保部印發《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結果使得公眾對大氣污染的認識迅速提高,只用了很短時間就從落后的狀態追上了發到國家的認識水平。這一次,如果能夠推動排放信息的第二次公開,排放源信息就能從現在的3000多家大型企業擴展到全部重點工業污染源,將有數十倍的擴展,力量也會特別的大。